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活动预告-
与英国古旧插画书相遇
嘉宾:汪家明、潘采夫、崔莹、鲁明静
时间:2019 年 9 月 1 日(周日) 14:00-16:00地点:单向空间 · 爱琴海店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七圣中街 12 号爱琴海购物中心 3 层 3025 室主办:单向空间、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参与方式:活动免费 预先报名
报名二维码
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这是一本给爱书人的书。
作者崔莹在英国的古旧书店度过一个个周末,搜罗了风格各异的插画书。本书精选22本来自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古旧插画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英国插画书黄金时代的面貌。书中囊括了诸多插画大师的作品,包括伦道夫 · 凯迪克、沃尔特 · 克莱恩、凯特 · 格林纳威、莫里斯 · 德 · 蒙维尔、约翰 · 坦尼尔、彼得 · 阿诺、肯尼 · 梅多斯等,风格各异,有的画面轻盈浪漫、色彩明媚,有展现繁华都市和市井文化的,有的古老神秘,有的宁静抒怀。就表现技巧而言,这些插画也颇具代表性,有纹理丰富、具有层次感的铜版画,有表现力细腻的钢版画,有层层上色、堪比彩笔绘制效果的石版画,也有通过木刻彩印技术大批量印制的插画。
9 月 1 日,《英国插画书拾珍》作者崔莹做客单向空间 · 爱琴海店,与读者聊聊这些插画书背后的故事。主办方还邀请到资深出版人汪家明、装帧设计师鲁明静、资深媒体人潘采夫,畅聊插画书的文化和历史、插画与设计、英国淘书经历等有意思的话题。欢迎爱书的你、爱插画的你、爱逛书店的你,来参加这次活动。
【嘉宾简介】
汪家明 出版人。曾任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崔莹 纪录片导演,专栏作者。爱丁堡大学博士毕业,热爱行走和文学,常居英国爱丁堡。腾讯文化、谷雨英国作者,FT中文网撰稿人,《文汇读书周报》专栏作者。著有《英国插画师》《英国插画书拾珍》等。
潘采夫 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
鲁明静 书籍设计师。曾任职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人民美术出版社。
*文章节选自《英国插画书拾珍》(崔莹 著 三联书店2019-8)。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
书名:《大老爷的图画书》(The Panjandrum Picture Book)
插画师: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
出版社:Frederick Warne & Co.Ltd
出版时间:约1900 年
开本尺寸:24.3 cm×20.5 cm×1.4 cm
“童书之王”为童谣画插图
英国电影《匿名者》(Anonymous)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伊丽莎白一世哼唱着“骑着木马去班伯里看十字架”翩翩起舞,而这首童谣恰好被收入我淘到的伦道夫·凯迪克的插画书《大老爷的图画书》中。
《大老爷的图画书》是我在爱丁堡的一家名叫“扶手椅”(Armchair)的二手书店淘到的。这家书店位于爱丁堡城堡背后的老城区,店内堆满了二手书、古董书,内容五花八门。除了书,店内还出售老照片、老杂志和古旧地图等。在书店的任何角落随手一翻,就是稀罕的读物,不禁令人想要搬来一把扶手椅,舒舒服服地坐在那儿读个通宵。
《骑着木马去班伯里看十字架》插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骑在白马上
在英国,和历史事件相关的童谣举不胜举,有些童谣拿政治、政客开涮,有些童谣传播丑闻或挑战权威。比如,英国著名童谣《玫瑰花环》(Ring around the Rosie)反映的是英国的黑死病,童谣《玛丽小姐真倔强》(Mary, Mary, Quite Contrary)影射的是人称“血腥玛丽”的英格兰玛丽一世女王,她用火刑焚烧新教徒。由于当时的老百姓大都没接受过多少教育,为易于传播,童谣的语言通常简洁易懂。
《大老爷的图画书》开篇童谣《来吧,姑娘和小伙子》写道:“来吧,姑娘和小伙子,告别你们的爸爸,来到五月柱(Maypole)旁……”对于动画片爱好者,这首童谣可能并不陌生,在《达菲鸭》(Daffy Duck)中,达菲扮成罗宾汉,它一路哼唱的“跳,向上向下跳”(To trip, to tripping up and down)正是根据这首童谣的旋律改编的。
这首童谣里提到的“五月柱”是“五月节”的重要标志。对,英国人也过“五一节”,只不过这个“五一节”不是劳动节,而是人们庆祝春天到来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地区,后来传到英国。每逢“五一”,人们将一棵大树立在村子中央,上面饰以象征生命与丰收的绿叶,并给树系上五颜六色的丝带。人们拉着彩带,围着大树跳舞。据说最高的“五月柱”出现在16 61年,那棵树高达43米。1717年,牛顿先生还曾将一棵高三四十米的“五月柱”买下,送给他的朋友,那棵“五月柱”被制作成了欧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的支架。《来吧,姑娘和小伙子》插画,人们欢歌笑语,庆祝“五月节”
凯迪克为这首童谣画的插画多是人们聚会舞蹈的情景。村民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她们的裙裾仿佛在飘舞,腰身似乎在扭动,画面充满动感。在凯迪克的画笔下,“五月节”俨然成了“相亲节”。凯迪克画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献花,画他们相拥接吻,画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也画表白失败的单身汉坐在树下长吁短叹……大概在插画师凯迪克的脑海里,一个个爱情故事正在上演呢。《来吧,姑娘和小伙子》插画,小伙子送姑娘回家,恋恋不舍
童谣《骑着木马去班伯里看十字架》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刻画成一个“时髦女子”。插画中,美丽的女王穿越了时空,她穿的不是她所在的都铎王朝的服装,而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她一袭蓝裙,戴着插满羽毛的礼帽,骑在白马上,满面春风地向班伯里赶去,看新矗立起来的巨型十字架。童谣中唱道:“她的脚上戴着铃铛,所到之处音乐回荡。”这首童谣活泼、轻松,呈现出受人爱戴的女王形象。伊丽莎白一世在执政时期,关心王国的和平与稳定,采取宗教宽容政策,深得人心。显然,这首童谣透露出对她的赞誉。凯迪克的插画充满妙趣横生的细节,比如小伙子们为一睹女王风采,爬墙围观;小朋友们模仿女王骑马飞奔,帽子掉在地上也顾不得捡起来……这就是美丽的女王的魅力吧!
《骑着木马去班伯里看十字架》插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身穿维多利亚时期的长裙童谣《一位骑灰母马的农夫》讲的是一个简单的事故:母马被绊倒,坐在马背上的农夫和他的女儿都受了伤。但这首童谣的主角却是乌鸦!正是乌鸦呱呱叫,给父女俩带来了坏运气。在很多国家,乌鸦被视为不祥之物。视乌鸦为恶兆源自诸神之父,也是死亡之神奥丁(Odin):奥丁双肩上栖息着两只乌鸦,分别是代表“思维”的福金(Huginn)和代表“记忆”的雾尼(Muninn),这两只大鸟每天飞往世界各地,为主人打探消息,自然不会给人们留下什么好印象。凯迪克的插画将农夫的惊诧和沮丧、小女孩的可怜、乌鸦的幸灾乐祸描绘得惟妙惟肖。只是这则童谣继续传播乌鸦会给人带来霉运的刻板印象,不知道乌鸦觉不觉得冤枉。
《一位骑灰母马的农夫》插画,马被绊倒,父女两人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大老爷的图画书》中的诗歌《挽歌:哀悼女性典范玛丽·布莱兹夫人》是爱尔兰诗人奥利弗·戈德史密斯于174 8年创作的讽刺诗,凯迪克为这首诗画了6幅全彩插画以及多幅黑白插画。诗歌用沉重的哀悼开头,之后的诗句貌似在赞赏布莱兹夫人:“她从不需要感激她的人对她说一句好话。”实际上,这句话意味深长。继续看下文,原来,布莱兹夫人是开典当铺的,只要对方签字画押,她就会毫不犹豫地借钱给穷人。笔锋回转,所谓的“女性典范”原来如此!为展现玛丽·布莱兹夫人的“好人缘”,凯迪克画她给邻里街坊发樱桃、给老太太们倒茶……此时,画中的她穿着朴素的衣服,仿佛一位家庭主妇,和在公众场合趾高气扬、一身华服的她判若两人。
《挽歌:哀悼女性典范玛丽 ·布莱兹夫人》插画,玛丽 ·布莱兹夫人给邻居发樱桃
《挽歌:哀悼女性典范玛丽·布莱兹夫人》和《疯狗的挽歌》异曲同工,文字虽平实,却都充满冷幽默,回味悠长。
《挽歌:哀悼女性典范玛丽·布莱兹夫人》插画,教堂里,身着盛装的玛丽·布莱兹夫人《大老爷的图画书》中的另一个故事《大老爷本人》是凯迪克于去世前一两年完成的,这个故事来自18世纪的英国剧作家萨缪尔·富特(Samuel Foote),“大老爷”(panjandrum)这个单词也由此诞生。当时英国演员查尔斯·麦克林(Charles Macklin)声称记忆力超群,能够迅速复述所有台词,于是,富特即兴写了下面这个段子让他复述。“所以她走进花园剪了一片白菜叶,去做苹果派。与此同时,一只巨大的母熊跑到大街上,把头伸进商店里。什么?肥皂没有了?然后,他就死了。然后她就非常草率地和理发师结婚。接下来,来的客人有Picninnies、Joblillies、Garyulies 和大老爷本人,大老爷的帽子上还带着个小圆纽扣。他们一起玩你追我赶的游戏,直到他们的鞋跟和靴子里冒出烟来。”这段文字毫无逻辑可言。麦克林是否成功地复述出这段话,人们不得而知,但是因为这个典故,单词“大老爷”流传了下来,并被收入词典,用来形容很重要的人物。在“二战”中,英国军方突发奇想,将新研发出来的一种由火箭驱动的巨型爆破车命名为“大老爷”,只是最终该火箭车并没有用于实战。《大老爷本人》这个段子太有名了,以至于现在的英国大学生们依旧热衷于背诵这段话。《大老爷的图画书》中的插画呈现了凯迪克绘画的典型特点:用钢笔作画,线条很细、很均匀、很流畅,有大片留白。
《大老爷本人》插画,大老爷和人们做游戏
凯迪克的插画作品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毕翠克丝·波特(《彼得兔》的创作者)、梵高和高更,都是凯迪克的忠实“粉丝”。当波特的爸爸将凯迪克的插画书送给女儿时,这些书对波特的影响简直是立竿见影。波特画笔下小猫汤姆(Tom Kitten)初见花哨鼠(Samuel Whiskers)的神情像极了凯迪克《红桃王后》中猫的神情,凯迪克画的童谣《嘿叮咚叮咚》(Hey Diddle Diddle)中跳舞的小猪在波特的《温吞小猪的故事》(The Tale of Pigling Bland)中复活了。
凯迪克在世时,严格把关插画书的印刷质量,与他合作的乔治·罗德里奇父子出版社(George Routledge & Sons)也很认真地对待他的每一幅作品,花费很多工夫调色,以达到他的要求。凯迪克去世后,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沃纳公司重新出版了这些插画书。大概为迎合当时读者的喜好,他们将原彩色插画的色彩调亮,结果印刷出来的插画失去了凯迪克原作的含蓄和微妙。我淘到的这本书正是调色后的版本。
虽然不能欣赏凯迪克图画书的最初版本,但我可以尽情地想象—凯迪克在创作时就喜欢“留白”,让人有想象的空间。━━━━━
作者: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插画师:莫里斯·布特·德·蒙维尔(Maurice Boutet De Monvel)出版社:Paris Librairie Hachette开本尺寸:22.0 cm×28.9 cm×0.8 cm美国著名童书编辑阿妮塔·西尔维(Anita Silvey)将莫里斯·布特·德·蒙维尔、凯特·格林纳威和伦道夫·凯迪克誉为19世纪世界童书插画界的“三大插画师”,后两位都是英国插画师,而前者是法国插画师。我在英国的古董书店,意外淘到了蒙维尔的插画书《我们的孩子》。这是一本法语书,书的文字作者是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他也是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法朗士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最崇拜的作家,奥威尔评价法朗士的作品“非常具有可读性”。
《我们的孩子》出版于1887年,当时法朗士43岁,正处于创作的高峰。他尚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1881年出版的作品《波纳尔的罪行》已经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荣誉。法朗士的另一代表作是他于1901年出版的,根据“德雷福斯事件”(Dreyfus Affair)创作的小说《贝格雷特先生》。19世纪末,法国犹太裔军官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被误判为叛国,1896年,真正的叛徒被发现。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为德雷福斯打抱不平,他在报纸《极光》上发表了写给法国总统菲利·福尔的公开信《我控诉》,法朗士也在这封公开信上签字,支持德雷福斯,但效果甚微。直到1906年,法国政治环境发生变化后,德雷福斯才被平反。这件事至今都被认为是反犹太主义的典型事件。法朗士的其他作品包括《企鹅岛》和《诸神渴了》等。
法朗士写别人,别人也写他。法国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主人公贝戈特(Bergotte)便是以法朗士为原型塑造的。
这位敢于针砭时弊、语言辛辣的大作家,同样拥有耐心和童心,乐于为小朋友写作。除了《我们的孩子》,法朗士创作的童书还包括《蜜蜂:小矮人的公主》等。像法朗士这样热衷写童书的著名作家还包括奥斯卡·王尔德,诺贝尔奖得主以撒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以及享有国际声誉的以色列作家大卫·格罗斯曼(David Grossman)。
翻看《我们的孩子》。《芬妮》讲的是小女孩芬妮的故事。芬妮的奶奶告诉她一个关于蓝色鸟的传说。邪恶的仙女将英俊的王子变成一只拥有和深蓝色的天空一样颜色的小鸟,被锁在塔里的公主目睹了整个事件,伤心不已。当芬妮再看到小鸟时,她不再觉得它们是普通的小鸟。她把自己的面包喂给小鸟吃。芬妮发现,那些勇敢的小鸟吃光了所有的面包,而那些胆怯的小鸟却总也吃不到。芬妮觉得这样很不公平,便教训小鸟:“这样不对,你们要轮流吃!”但小鸟们根本不理睬她。芬妮很难过,而世界就是如此。故事《玛丽》的寓意是,小女孩们总渴望采鲜花、摘星星,但星星就是摘不到,因为有些欲望注定永远无法实现。故事《罗杰的马厩》告诫罗杰,也告诫所有的小男孩:男人们大都喜欢骑马,有人因为荣誉,有人觉得好玩儿,但也有人因骑马受伤。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只有学会驾驭两种马,即生命力旺盛的马和温和善良的马,才不会摔跤。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要同时拥有勇敢和善良的品质。
书中的插画丰富但不烦冗,善于组合,没有多余的细节,人物细腻灵动,色彩也不张扬,并且,这些插画熟练地捕捉到了孩子们的情绪。淡蓝色、淡绿色和淡橘色是这些画面的主色调,令人既能感受到温暖,又能觉察到恰当的距离感。
蒙维尔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和色彩无关,而是关于色彩给人的印象。”实际上,蒙维尔的插画风格深受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也深受日本版画的影响—线条柔和、精致生动,讲究色彩搭配,这些特点都源于日本版画的启发。
我注意到这些插画里有很多背面图。比如《芬妮》中,芬妮背对读者,挎着篮子向原野走去,芬妮打开窗户,13只小鸟背对读者,整齐地站在篱笆上;《学校》中,所有的同学背对读者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玛丽》中的小黑猫蹲坐在草坪上,它背对读者,看着玛丽;《排箫》中,三个好朋友背对读者站在树下;《小海狗》中,几个小伙伴背对读者,他们站在海边的围栏前,望着远处的海岸线,期待爸爸、叔叔和哥哥从战场上归来。通常,插画师会从正面、侧面和背面展现人物,正面、侧面可以呈现人物的五官特征,而背面提供给观者的信息就比较少。也就是说,在蒙维尔看来,人物和动物的神情、容貌并不重要,这些背面所营造的肃穆、疏离的情绪和它们给读者带来的神秘感、距离感,才是他所追求的效果。这种绘画方式类似小说创作中的叙事空缺手法,即用人物肖像信息的空缺激发观者的想象力,同时体现画作的张力。
和大多数20世纪初的插画师一样,蒙维尔在插画事业上的成就也是一个意外。蒙维尔的童年在巴黎度过。19世纪70年代初,蒙维尔在法国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但是不久,他的学业因普法战争而被迫中断。蒙维尔参加法军服兵役,尽管他平安归来,但患上了呼吸道疾病。蒙维尔接着又在朱利安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他的指导老师包括法国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布朗格(Gustave Boulanger)和朱尔斯·约瑟夫·勒菲弗尔(Jules Joseph Lefebvre)等。1873年,蒙维尔的油画作品第一次在巴黎艺术沙龙展出,并赢得两块奖牌。蒙维尔越来越喜欢何塞·德·里贝拉(José de Ribera)的作品,开始模仿他画作中的暗黑风格,但蒙维尔也意识到光线的重要性,又向具有“革命性”的法国画家卡罗勒斯·杜兰(Carolus-Duran)学习。
1876年,蒙维尔到阿尔及尔看望兄弟。投射在群山上的光线令蒙维尔灵感突发,他将橘色和蓝色颜料混合调色,还用很多蓝色呈现阴影。这一年,蒙维尔和珍妮·莱巴依格结婚,三年后,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画油画不能马上赚到钱,蒙维尔面临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为获得稳定的收入,蒙维尔从1881年起,开始为童书、儿童杂志画插画。他首先完成的插画书有《苏珊娜小姐的问题》和《法国的“之”字形》。
蒙维尔依然希望能够在油画领域有造诣,尽管举步维艰,但他从不放弃。18 85年,蒙维尔向沙龙递交了油画作品《罗伯特·马凯的胜利》(The Triumph of Robert Macaire),但因画作题材敏感,法国艺术部的副秘书长在开展前撤掉了这幅作品。这个事件令蒙维尔的自尊心大受打击,他决定淡出艺术圈,专注于画插画。无心插柳柳成荫,尽管蒙维尔没有成为一流的油画家,他的插画却为他赢得了无限的赞誉。1895年,蒙维尔创作的插画书《圣女贞德》被誉为杰作。
蒙维尔画贞德有着特殊的原因。贞德是法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英雄,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期间,贞德带领法军英勇对抗英军入侵。1429年,贞德从英军手中收复了奥尔良,而蒙维尔便出生于奥尔良。最重要的是,蒙维尔画这组插画时,法国依然笼罩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的阴影下,蒙维尔希望用这本插画书提醒孩子们法国过去的光辉和荣耀。这本书的前言写道:“请心存敬意地打开这本书,纪念平凡的农村女孩(贞德),她正是这本书的主人公。”
1899年,一位美国富豪注意到蒙维尔画的《圣女贞德》,喜欢得不得了,他马上重金聘请蒙维尔根据书中的插画创作油画。后来,这些油画作品被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和科克伦美术馆收藏。
打造《我们的孩子》这本童书的团队可谓超级豪华阵容。故事由诺贝尔奖得主法朗士撰写,插画由被誉为19世纪“世界三大插画师”之一的蒙维尔绘制。《我们的孩子》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英文,在英、美销售,成为热销童书。我能够在英国淘到130年前出版的《我们的孩子》法语版,真是一件幸运的事。
ISBN: 9787108065322 定价: 69.00元ISBN: 9787108061959 定价: 59.00元ISBN:9787108056603 定价:59.00━━━━━
▲ 点击图片阅读 三联书讯 | 2019年7月
—END—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三联图书